宋都遗韵 雅集流芳“两宋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行 |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阅读次数:3604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
为充分挖掘两宋文化的深厚底蕴,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2024年11月13日,开封职业学院主办了首届“两宋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开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河南省书画院等单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开封职业学院的校长徐仲昆教授、常务副校长刘珊珊教授、科研处长焦军普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贾文丰教授、宣传部长王文方博士等专家学者和师生100余人参会。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纪岗教授主持了会议。 会议之前,诸位专家学者领略了开封职业学院翘檐斗拱的宋式建筑风格,并参观了该校两宋文化研究资料室和两宋文化研究院。 会议伊始,开封职业学院校长徐仲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并从专业设置、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徐校长指出,学校建校以来,围绕两宋文化做文章,将两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实践活动,在传承和发展两宋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与追溯,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担当,坚信各位专家学者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必将开创两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局面。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副处长张勇代表省社科联致辞祝贺。 会上,开封职业学院校长徐仲昆与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副处长张勇共同为开封职业学院“两宋文化研究院”揭牌。“两宋文化研究院”作为学校的重要学术研究机构,由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贾文丰教授担任院长,聘请对两宋文化研究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为研究员,未来将编撰《两宋文化概论》《两宋掌故》《两宋典籍释名》《两宋书画家传》等系列丛书,立项两宋文化研究的相关课题,努力打造两宋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更好地推动两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专家学者发言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河南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王喜成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宋代独特的经济和商业文化奇观》,从宋代文化高峰的经济支撑、户籍制度与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与管理、海外贸易与港口城市、财税与专卖制度、货币流通与金融创新、社会科技进步与产业化、商业文化与社会变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经济和商业文化奇观的时期原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小雨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一块画像砖引起的思考——北宋演出盛景及开封演艺之都重塑问题》,以国家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引入,阐明了中国艺术的研究和展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对新时代新背景下开封市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出意见与建议。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文化产业文化中心主任汪振军发言题目为《开封文化复兴与北宋官瓷的时代发展》,以小见大,阐述了开封市在职业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之道。 著名作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孟宪明先生则以《释“道酉”——从民俗事项看宋代文化对今天的影响》为题,回忆自己在家乡杞县的儿时生活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探索与研究,结合历史与现实,表明了自身对文化传承的实践和思考,寓庄于谐,妙趣横生。 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蔡瑛先生基于两宋文化书籍出版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杭州南宋文化和河洛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优秀作品产出的现状,强调了河南作为历史文化重镇持续开展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郑州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王献玲教授从两宋的教育的情况,揭示了两宋从私塾教育到书院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联系当前高等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郑州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魏长领教授阐述了两宋道学及其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及启示。 郑州大学旅游文化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博士戴庞海教授,从两宋文化与当代旅游文化的如何融合出发,阐释了两宋文化在当代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著名书画家、河南美术社编审刘灿章先生认为:两宋在自然科学、哲学、史学、诗词和书法等助力下,山水画得到空前的发展。自唐吴道子、王维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开宗立派的巨匠荆浩、关仝、李成,在长江流域造就了董源、巨然。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形成了南北画风,各领风骚数千年。他们的风格影响着元、明、清山水的发展与创新。也为近现代山水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启示。 著名书画家、文艺评论家郑志刚先生认为:打造校园两宋文化,对学生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提出了校园应有雕塑和石刻等两宋文化载体。 河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论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张剑英女史则从出版的角度对两宋文化研究院提出了厚望和建议。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河南省文旅厅“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博士魏崇周教授,则从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使“非遗”走进大学课堂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徐芳芳女史,以两宋到民国中原戏曲的发展史为依据,就如何汲取两宋文化营养、戏曲走进校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应与会专家学者的提议,两宋文化研究院院长贾文丰教授阐述了最近研究两宋文化的心得,阐释了“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两宋文人不相轻”“千年悬案:‘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典出何处?”命题,供大家思考。同时以豫东“骂玩”现象,阐述了宋文化在民间影响的情况。并以《两宋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感怀》为题赋诗曰:“弘扬宋文化,应邀莅群贤。寓理庄与谐,海天阔地谈。出入三大教,纵横百家言。文人不相轻,抒怀皆畅然。疑义相与析,兴会更无前。但惜时所限,高见待来年。” |
|
|
当代中国书画网廖静文为首席顾问。王学仲、李公涛、史正学、周志高、王培东、刘灿章、甄忠义、李宝光、曹学德、朱超、冯文成、杨凤海、王太顺、岳修武、王菊梅、葛纪谦、宋国华、黑子敏夫、龚柯、林从龙、陈天然、张海、韩伟业、赵抱衡、周俊... |
|
|
|